夏天天气炎热,如果宝宝没有适当的方式进行降暑,也会出汗生病的。夏天新生儿能吹空调吗?宝宝在炎热的天气里也要注意保暖,吹空调是可以的,主要是做好保暖工作,防止空调房里温度过低,让宝宝感冒生病了。
虽然说夏天需要降温,但是对于宝宝来说,夏天也需要做好保暖工作。因为新生儿宝宝皮肤薄、皮下脂肪少、体表面积与成人相比相差很大,散热多、产热少、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,因此当温度过低时,新生儿体温易受到室内环境温度影响,导致体温不升。严峻的还会使皮下脂肪凝固、发硬,导致硬肿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对宝宝来说,体温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,即腋下体温36℃至37℃,肛门体温36.5℃至37.5℃,避免凉风直接对着宝宝吹。宝宝着衣,应以宽松、全棉最佳,穿着不宜过多,以安静时不出汗为度。早产儿的保暖尤为重要,体重过低者需要住院,用暖箱才能达到保暖的要求。
同时要注意的是,如果宝宝长时间在空调房里,很容易感冒。现在很多宝宝上呼吸道感染大多跟空调有关,加上宝宝本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就相对大人而言很低,如果整天在空调房里,空气不流通,宝宝很容易出现发烧、上呼吸道感染彩票微信群、扁桃体发炎、咳嗽、流鼻涕、鼻窦炎等病症。
为了能让宝宝避免吹空调感冒,建议夏季空调最佳温度在27至28摄氏度,睡觉时最好放盆水,以保持室内湿润,平时要经常开窗通风。另外,一些父母发现宝宝有轻微的发热等症状后,就吓得空调、电扇都不敢用,殊不知周围环境温度过高,反而会导致宝宝体温不退,抵抗力下降,病情加重。
空调房间往往都会紧闭门窗,低温气流环绕,造成自然的空气不流通,隐藏的细菌无法扩散。并且长时间吹空调容易出现头晕胸闷的情况,而宝宝更容易因凉风出现腹泻或感冒问题。父母还是不要让宝宝不要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,并且空调温度不可过低。
宝宝吹空调温度也是有讲究的,我们大人可以承受较低的空调温度,但是对于宝宝而言,吹空调的温度不能过低。宝宝吹空调的适宜温度应该在27℃-28℃,与室外温差在3-5℃为宜。一般建议是在25℃-28℃,最好能在27℃-28℃。
而对于到底什么温度合适,专家介绍道,当外界气温高于35℃或室内温度超过28℃-30℃时,会让宝宝身体产生不适,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开空调降温了。一般温度控制在25℃-28℃,比室外低3-5℃为宜。如果父母观察宝宝还是出汗,则可以继续调整,直到找到一个宝宝舒适的温度。
另外,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和汗腺都未发育成熟,对温差的调节能力还不是很健全,因此温度调节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。可以在宝宝醒来一个小时前关掉空调,让室内的温度逐渐与室外的温度一致,等宝宝醒来时温度差异已经不大。
夏日炎炎,吹空调能帮助降温,当宝宝长期在空调房里,身体抵抗力低,容易生病,这就是空调病。宝宝得了空调病怎么办?
首先,要抓紧第一时间。宝宝夏季遭受人造风寒之后,总会有一些迹象,如流鼻涕、鼻塞、咳嗽、发烧等。遇到这种情况,妈妈应及时给宝宝用药,控制住病情,不要任其发展。
其次,要帮助宝宝出汗。宝宝因突然着凉引发热感冒,民间的说法是憋住汗了。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宝宝出汗。多给宝宝喝水,最好是白开水和淡盐水,能帮助宝宝出汗。
温馨提示:空调使用期内,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发烧、咳嗽、胸痛、呼吸不畅等症状,不应只考虑一般性感冒或空调病,应及时就诊检查,警惕军团菌病。
夏季驾车时也要防止宝宝患上空调病。带宝宝驾车时,不要把车内空调温度开得太低,一般车厢内外温度差在7℃左右为宜。车内开启空调时,不要在车内吸烟,不要让孩子在开启空调的车内睡觉,如果宝宝睡着了,尽量将空调关闭或避免直吹宝宝,或用厚度合适的覆盖物遮盖宝宝的身体。停在烈日中的车内温度很高的车不要马上使用空调,应先把热气排出去,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,再关闭车窗,开启空调,以防冷热骤变,引起宝宝不适。
1、空调的温度适宜:一般以室温26℃为宜;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比室外低3℃-5℃为佳。另外,夜间气温低,应及时调整空调温度,免得宝宝着凉。
2、时刻保湿:需要注意室内的湿度,妈妈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用一些容器装上水摆在屋子里。此外也要经常开窗通风,室外湿润的空气会调节室内的湿度。
3、给宝宝选对衣服:新生宝宝皮肤特别娇嫩,出汗较多,衣服应该要选择柔软、吸湿、透气性好和洗涤方便的,以浅色的纯棉或纯针织品为宜。在空调房里宝宝衣服要比成人多一件。
4、注意通风换气:开空调每6-8个小时应通风换气,最长也不要超过12小时,每次换气20-30分钟。
5、定期清洁空调:约每隔半个月,爸妈就需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空调的空气过滤膜,这样室内空气质量才能有所保障。同时,空调器中的冷却盘也要定期清洗。
6、每天至少为宝宝测量一次体温,以防宝宝因为吹空调而发烧。
相关知识点
新生儿吐奶 | 新生儿打嗝频繁 | 胎毛画 | 新生儿吐奶正常吗 | 新生儿皮肤脱皮 | 新生儿视力 | 排胎毒 | 新生儿打嗝 | 新生儿鼻塞 | 新生儿洗澡 | 新生儿脐带护理 | 换尿布 | 抱新生儿 | 胎毒 |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 | 新生儿晒太阳 | 脐带血 | 新生儿听觉 | 母乳性腹泻原因 | 新生儿体温正常情况 | 新生儿肚脐护理要点 | 胎毒症状 | 宝宝容貌 | 新生儿洗澡的护理要点 | 抱新生儿的方法 | 新生儿礼物 | 手足印 | 胎毛章 | 新生儿眼屎多 | 新生儿护理知识 | 新生儿鼻屎 | 剃胎毛 | 满月酒 | 新生儿吐奶块 | 新生儿便秘原因 | 胎毒原因 | 新生儿打嗝护理要点 | 马牙 | 新生儿用品 |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|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| 给婴儿穿衣服 | 新生儿体温 | 育儿书 | 新生儿护肤 | 新生儿感冒可以打疫苗吗 | 胎毒护理要点 | 新生儿吐奶原因 | 新生儿拉肚子的原因 |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 | 新生儿打喷嚏 | 新生儿生理现象 | 婴儿基础清洁 | 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什么 | 漾奶 | 吸吮反射 | 觅食反射 | 无条件反射 | 拥抱反射 | 新生儿反应低下 | 足跟血 | 满月礼物 | 新生儿吐泡泡 | 新生儿保暖 | 新生儿惊跳反射 | 新生儿皮肤黑 | 新生儿肚子大 | 肚脐眼可以洗吗 | 肚脐眼里的泥能抠吗 | 肚脐眼臭 | 肚脐眼流水 |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| 宝宝头垢 | 新生儿黄疸指数 | 新生儿黄疸症状 | 新生儿肚脐护理 | 什么是胎毒 | 宝宝护理 | 母婴护理 | 拍嗝 | 前囟 | 呛奶
相关网友问答
相关词条862
新生儿喂养| 新生儿护理|母乳保存时间 |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|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| 新生儿睡眠 | 婴儿湿疹 | 母乳喂养的好处 | 初乳 | 喂奶姿势 | 脐带血 | 胎记 | 新生儿大便 | 早产儿 | 母乳喂养 | 痱子 | 婴儿吐奶 |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| 婴儿发烧 | 婴儿补钙 | 乳牙 | 乳牙滞留 | 婴儿便秘 | 婴儿咳嗽 | 宝宝长牙 | 乙肝疫苗 | 卡介苗 | 攒肚 | 新生儿黄疸 |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| 婴儿辅食食谱 | 母乳性黄疸 | 病理性黄疸 | 乙肝 | 唐氏综合症 | 新生儿肺炎 | 新生儿惊厥 | 脊柱裂 | 新生儿大便颜色 |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查询引导
百科推荐
联系编辑:曾静波
彩票微信群联系邮箱:zengjingbo#tcsjgyey.com(#改为@)
联系电话:020-38178288-4051